今期靈火 早期靈火
靈閱三十
靈修文章 投稿

第二十天

若你們愛那愛你們的

春泥
靈火: 1985:10/11, 第66期

這是路加福音第六章卅二節的一句基督的說話,整段文字的標題是「愛德的金科玉律」。強調了基督山中聖訓中這段訓示的份量,我們既被選召跟隨祂,自非要細心思量和實踐這些教訓不可了。

然而被稱為「基督教訓憲章」的山中聖訓,在我們愚昧懦弱的世人看來,簡直難逾登天,因為它所要求我們做的都是百分百違背我們肉身所渴望及世上認為「聰明、不吃虧、有前途」的原則。

對基督的訓話覺得難於實踐,我們不必抱著悲觀沮喪的心情,因為有很多客觀因素造成了這個情況:例如原罪的遺禍,使我們遠離真理,受罪惡和煙霧所阻隔,天主之道變得難於捉摸。這正是基督要降生到這個世界的原因,祂重新將天國的面貌清楚地展示在我們眼前;只因我們久處黑暗,驟見光明,視覺上有些不適應罷了。

讓我們再靜靜地細心體味基督語重深長的說話。(路:六,十七至四十九)

我們可以發覺,在整段福音中是沒有投機取巧的地方;是就是,非就非,沒有一絲兒模稜兩可。在很多句子中,基督要求我們放棄現世中認為有價值的事物,做一些世人認為愚蠢的行為,但祂卻說這就是真正福樂的泉源。

各位不知有沒有看過金庸先生的作品,「天龍八部」裡其中一位主角虛竹,誤打誤撞的解決了很多才智之士也解不了的「玲瓏棋局」,他就行了一步一些稍有圍棋知識的人也不會行的一著──把自己的白棋子(註:圍棋以黑、白子對奕)困死了一大片,這樣局勢才豁然開朗,有新的轉機。基督亦有比喻說:一粒麥子如果不死,仍是一粒;如果在地上死了,才能結出許多麥子來。Thomas Merton在他的「默觀生活奧秘」中,亦有提及「不要相信你眼所看到的、手所觸摸到的,祇相信你心靈感覺到的」。世上雖然充滿著功利、現實的觀念,但有天主智慧的思想,如和暖的陽光,永遠照耀著,使人類仍充滿希望。

基督的教訓不單使我們在瞭解「有無之間」的意義,祂廣闊了我們的世界觀,帶給我們真正愛的道理,罪惡使我們將來自天主的愛扭曲、分割,使它面目全非。「愛情」便局限在某一個範圍,但人們卻認為它是全部,就像初時人以為太陽就是宇宙的全部一樣,殊不知這祇是滄海一粟罷了。

基督要我們拋棄希望,因此祂才能給我們真的希望。祂要我們拋棄仇恨,因此祂才能將仇恨割裂及佔據的地方用愛情填補,使之完整。分割了的人類,靠本身殘缺不全的能力是沒有辦法,甚至不曉得去做恢復原狀的,祇有靠基督的力量,像一根線般重新將每個人聯繫起來;藉著祂,我們才知道、感覺到及珍惜人類和世界是一個整體,我們像每人都掛上了一個響鈴,有著相同震頻率,任何一個響了,都使其他的共鳴起來。

如此看來,山中聖訓所說的話便容易明白得多了,甚麼「愛人如己」、「貧窮」、「哭泣」、「飢餓」是有福的,「祝福詛咒你的人」,為「譭謗你的人祈禱」及其他基督的教訓也都可以從這個基礎上去體會了。

聽了的就要實行,不然的話,就比不知就不實行的人更糟;但實行時,我們要時常知道的就是不是我們在工作,是主耶穌在我們內工作,不靠祂,我們甚麼也不能作,以為靠自己能力可以做到的,不單只是對基督的教訓曲解,也是狂傲自大的表現,常因此而走火入魔,不能自拔,因他將基督的道理建築在自己幻想中的磐石上!

讓我們認真的反省基督藉著大好機會,對著一大群人及門徒所說的「聖訓」,使我們能被祂佔據,而藉祂能實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