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Free HTML5 Bootstrap Template

About Me

Emily Tran Le

Search

前一篇 下一篇
 

筆者按:與陳鴻基神父1976年在中文大學的Catso(Catholic Society)認識,他當時是慈幼會修士,經自修考入新亞書院,主修藝術、副修西洋歷史。想當年,陳修士玉樹臨風、談吐溫文、靈氣逼人,手持結他,在彌撒中彈唱聖歌,着實使禮儀氣氛生色不少!

陳神父67年中學畢業,正式入慈幼修院,4年哲學、2年實習。因興趣又得長上時任慈幼會中華區會長馬耀漢神父批准,以自修方式考入中大,80年畢業,80~83年被派送往羅馬恭讀神學,之後,回港實習,84年升神父。

89民運、心繫香江,留港服務。再修讀中大教育碩士課程,92年畢業,在慈幼學校服務,94~98年調任九龍鄧鏡波學校院長及校監,98年調往澳門雷鳴道紀念學校任校長,6年後返港任慈幼學校校監,2009~2012年往羅馬修讀教育博士學位,2014年返港,服務長洲慈幼靜修院,2015年獲教育博士銜,2016年8月起任聖類斯學校、慈幼學校校監至今。

我們善會早年有幸已認識陳鴻基神父,並於2012年邀請了陳神父任靈火文化藝術發展的神師,為靈火文化的重頭製作【厄瑪奴耳一一救恩神曲】史詩式粵語曲藝劇,作出神學上、藝術上的指導和貢獻!今次我們有幸訪問陳神父,內容圍繞教育及本善會【讀聖書 做默想】的靈修。讓讀者們聽聽他的灼見。

 
談香港教育

千禧年後,整個教育制度貶低了人文科學;聖經、倫理、音樂等科目被放到很低很後的位置,今時學子讀書都在追**,人們誤以為追到**,品德就會自然來,殊不知並不如此!就算有公民教育,也未能統整。看看今日的年青人,多只講不聽; 只顧講出自己意見,對別人意見,尤其是不同意見,充耳不聞!在網絡世界的群組裏,多只揀同聲同氣的群組,不同意時便unfriend 你,或索性離開群組,變成偏聽不兼聽。年青人的生活日夜癲倒,作息失衡。還有,有無察覺到這代青年人很少說“唔該”、“謝謝”?犯錯了,也不會說對不起。真是禮貌欠奉!這反映他們很少做反省。是呀!在學習的過程中,疏忽了反省。這某程度上是父母、老師、大人所造成的,太遷就他們了,犯了錯,不教他們承認,反而多方解說,為他們圓方。父母和孩子很少溝通的,小孩一發悶,就給他們電話、手機,去止渴解悶。

看,考試成功多取**,靠的是多方補習!贏了,是戰術上的成功罷了!試想想,那些補習社的“型仔”、“型女”導師會教學生倫理、道德麼?整個社會傾斜了,變成功利化、商業化、市場化、競爭白熱化!有誰看重禮義廉恥!有見名校學子,故意在校搗蛋,拖低同學成績,自己卻去補習社惡補、惡補!以求有突出成績!看看這是怎麼樣的求學心態,對未來怎會有理想?還有,近年不是常聽說要贏在起跑線嗎?家長們千方百計,從小就培養他們的子女文武全才、樣樣皆能!讓他們取一張又一張獎狀、一個又一個獎牌,作為戰利品去考入學面試,讓小朋友面臨巨大壓力,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看完小朋友,再看大孩子,最近有中大生在校園內的百萬大道,"博文約禮"的校徽下公然打麻將,人們問他們時卻還反駁道校規並無禁止!他們覺得無問題,才反映這是大有問題!

2000年當時大談教育改革,說什麼:少考試、少補習、少功課、少評估!可事實呢?卻換來多考試、多補習、多功課、多評估!教師受聘變成合約制,逐年簽約!老師何來有長遠理想?

在天主教學校讀書情況會不會好些?這個當然!有宗教的氛圍,着重聖經價值觀,着重倫理道德,這比官立學校自然優勝。但時移勢易,我們遇到的挑戰也不少。第一是神父、修士、修女老化嚴重,買少見少。聖召又變成天方夜譚,學生不感到天份、能力來自天主,而是與生俱來。父母在子女身上投放了那麼多,一講到聖召就遲點再說,這太離地、形上、抽象。修德成聖很好呀!但都是由別人來做好。世界太現實,要犧牲、要蝕底,傻人才幹!第二是教友承托力不足,承諾程度不夠,試問信仰如何承傳呢?第三是時下青年多喜歡打機、捉精靈、贏戰利品……,沉醉在虛擬世界中,很難培養這份情操、感覺,去委身、獻身。要打破困局,就要跳出這個死胡同,正如當今教宗說的,要跳出來,要親身經驗、要為窮人付出,才領略到信仰不是空談、不是齋 talk。身為學校校監,自然身體力行,建立人際關係,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營造學校"家"的氛圍,多交往、多點頭、主動不怕蝕底,長久堅持,慢慢的,學生會轉念、老師會轉念、世界會轉念……。

本會的靈修:「讀聖書 做默想」, 過時了嗎? 仍是“時代徵兆”嗎?

那會過時?看看當代的偉大(封聖中、已封聖)的真福、聖人……,前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創立仁愛傳教修會的德蘭修女、五傷巴比奧神父、廣揚救主慈悲的傅天娜修女,還有……。這象徵什麼?象徵這時代需要這些聖人!這些先見者、與天主神交默契者、天主的好僕人、眾僕之僕,他們/她們組成僕人的教會,是時代的徵兆、時代的記號。大家不妨多探索他們的生平言行,自會慢慢領悟出,與本會靈修箇中的關係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