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想:耶穌囑咐門徒去傳教,提點他們傳教所要守的精神和規則。這裏表示這批門徒都願意接受耶穌的教誨並接受派遣的仼務。相信他們非常清晰自己的使命就是跟隨耶穌基督。這裏耶穌還要求我們有一份絕對謙遜的精神,就是這些恩典從天父白白得來的,就要慷慨地付出去, 人本身沒有什麼功勞是值得驕傲的!
當我默觀這批門徒時,我浮起了保祿初期皈依基督徒團體的一個圖像。保祿並非起初的12個宗徒,而且在教會的初期,他還設法迫害基督徒團體。保祿在初期教會的團體,縱使是他皈依之後,相信並不是特別受到宗徒和其他耶穌追隨者的歡迎。這時的保祿,縱使有一個顆熱誠的心,也只能待在塔爾索,以伯多祿為首的團隊並不特別接受他。如果不是巴爾納伯記起他,並主動提攜保祿,初期教會傳教的歷史可能就不一樣。巴爾納伯是專程到塔爾索找保祿及引薦他為教會作更大的貢獻。「以後,他往塔爾索去找掃祿;找著以後,便領他回到安提約基雅。」(宗11:25-26)
宗徒除了有傳教的使命之外,巴爾納伯讓我們看到他有很多優秀的做人特質和德行。他的開放、細心、提攜及培育同伴、共融的能力....等等都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平信徒可以學習的地方。沒有巴爾納伯的開放、胸懷及共融能力,也許就不會出現保祿的「傳教路線」!
為這個時代的基督徒,面對教會內的分裂、不同宗教的衝突,這份開放、胸懷及共融能力代表什麼?我可以做些什麼?共融和「合一路線」怎樣走?
我的祈禱:主,我們都有一顆傳教的熱誠,不過我們知道還要其他相關的德行配合,求祢賞賜我一份開放的胸懷及共融能力,更好及更有效地傳報祢天國的福音,為信仰作真實的見證。主,藉著每天的祈禱和祢的親近,求祢轉化我的心,效法他人的善行,造就他人的成功,也許就是光榮祢的一條最好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