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主內的兄弟姊妹/朋友:
多謝支持!現附上《每日聖言》,歡迎轉寄給朋友。默想素材由聖母進教者之佑善會會員依個人的觀點輪流編寫。查詢請致電「聖母進教者之佑善會」,電話:2838-0780。願主祝福你!
閱讀以往的《每日聖言》facebook「每日聖言Daily Prayer」網上觀看《靈火蜜語》
登記收取電郵版《每日聖言》 | 登記收取電郵版《靈火蜜語》
「靈火天地」亦提供每天【靈火蜜語】 ,請瀏覽它的網頁http://bonfire-world.com
  讀聖書、做默想是我們的精神食糧
聖母進教者之佑善會提供以下的默想和祈禱素材,鼓勵基督徒及善心人士每天用15分鐘靜下來,閱讀和默想主的話,並付諸實行。(默想素材由聖母進教者之佑善會會員依個人的觀點輪流編寫。)


24.03.2018 【死有重於泰山】

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若11:50]

則37:21-28
耶31:10,11-12,13
若11:45-56


默想:在佛羅里達州的校園槍擊,十五歲的華裔少年王孟杰,為了保護同學,頂著門,讓老師和其他同學先離開,結果自己卻走不了,頭、胸中彈,慘死槍下。因為他的英勇行為,數十人得以活了下來。美式足球隊助理教練費斯,向來以別人為先,總想幫助別人,滿足別人的需要。他也勇敢地當起人肉盾牌,將三名女學生擋在身後,結果自己中槍殉職。

死有輕於鴻毛,有重於泰山。如果一個人的死亡,挽救了別人的性命,雖然仍令人覺得惋惜,但他對人的愛,也讓人認識到死亡和生命的意義。主耶穌說:「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生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若15:13]他勇敢地背起十字架,受難至死,令我們都得以活下去,正是對死亡及痛苦的意義,最清晰的解釋。

我的祈禱:主耶穌,祢的受難、死亡及復活,讓我們分享到永恆的生命。求祢保守我們,讓我們都背起十字架追隨你,直到天鄉!
 

讀經:

厄則克耳先知書 37:21-28
上主天主這樣說:「看,我要把以色列子民從他們所到的異民中領出,把他們由各方聚集起來,引他們回到自己的地域;我要使他們在那地和以色列山上成為一個民族,他們只有一位國王,不再是兩個民族,不再分為兩個國家;他們也不再為他們的偶像、怪物和各種邪惡所玷污;我要把他們由他們因背約所犯的各種罪過中救拔出來,淨化他們,成為我的民族,我作他們的天主。我的僕人達味要作他們的國王,他們全體只有一個牧人;他們要遵行我的法律,謹守我的誡命,且一一實行;他們要安居在我賜給我的僕人雅各伯,即他們的祖先所居住的地方;他們、他們的兒子,他們的子子孫孫直到永遠住在那裏;我的僕人達味永遠作他們的領袖。我要同他們訂立和平的盟約,同他們訂立永遠的盟約;我要厚待他們,使他們昌盛,且在他們中立我的聖所,直到永遠。我的住所也設在他們中間;我要作他們的天主,他們要作我的百姓。當我的聖所永遠在他們中間時,異民便承認我是祝聖以色列的天主。」

耶肋米亞先知書31:10,11-12,13請萬民讚頌施救的天主
10. 萬民!請聽上主的話,向遙遠的海島宣傳說:那昔日驅散以色列的,再要聚集他們,看守他們像牧童看守自己的羊群。
11. 因為上主必拯救雅各伯,從比他更強者的手中將他贖回。
12. 他們將要前來,在熙雍山嶺歡呼,湧向上主的美物。
13. 那時,處女必歡欣鼓舞,老幼必相聚同樂,因為我將使他們的悲哀變成喜樂,使他們由自己的憂苦中獲得安慰歡樂。

聖若望福音 11:45-56
那些來到瑪利亞那裏的猶太人,一看到耶穌所行的事,就有許多人信了他。他們中也有一些到法利塞人那裏去,把耶穌所行的,報告給他們。因此,司祭長和法利塞人召集了會議,說:「這人行了許多奇蹟,我們怎麼辦呢?如果讓他這樣,眾人都會信從他,羅馬人必要來,連我們的聖殿和民族都要除掉。」他們中有一個名叫蓋法的,正是那一年的大司祭,對他們說:「你們什麼都不懂,也不想想:叫一個人替百姓死,以免全民族滅亡:這為你們多麼有利。」這話不是由他自己說出來的,只因他是那年的大司祭,才預言了耶穌將為民族而死;不但為猶太民族,而且也是為使那四散的天主的兒女都聚集歸一。從那一天起,他們就議決要殺害耶穌。因此,耶穌不再公開地在猶太人中往來,卻從那裏往臨近荒野的地方去,來到一座名叫厄弗辣因的城,在那裏和他的門徒住下了。猶太人的逾越節臨近了,所以,許多人在逾越節前,從鄉間上了耶路撒冷,要聖潔自己。他們就尋找耶穌,並站在聖殿內,彼此談論說:「你們想什麼?他來不來過節呢?」

 

若要閱讀以往的《每日聖言》,請瀏覽:
http://www.maryhcs.org/demo/topic06_store_03l.htm 。

如欲登記接收《每日聖言》電郵版請按此 。

若您要給我們意見,請於辦公時間內致電2838-0780或電郵bonfire@maryhcs.org 。

若您希望以後停止接收,請按此連結,謝謝!

主佑!

聖母進教者之佑會
www.maryhc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