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進教者之佑會 每日聖言 每日聖言Facebook 聯絡我們

16.08.2019 【上主在歷史中施行救恩,祂的仁慈永遠常存】

上主的仁慈永遠常存。(詠136)

蘇 24:1-13
詠 136:1-3,16-18,21-22,24
瑪 19:3-12

默想:

今天若蘇厄書撮要地記述了,天主如何召叫了以色列民的祖先亞巴郎,如何藉着梅瑟,以大能和奇蹟拯救了他們的祖先出離埃及,又如何幫助他們進佔客納罕,擊退原本的當地民族。

猶太人是一個非常虔敬的民族,對雅威天主十分敬畏,也滿懷感恩。到過耶路撒冷聖城朝聖的人,都會見到每天(安息日除外吧!)都有猶太人在哭牆前祈禱。事實上猶太人經歷過國破家亡、當奴隸、被充軍、受外邦統治;換了是其他民族,可能已拋棄了雅威信仰。但就在充軍期間,猶太人反省到上主其實一直在他們的歷史中拯救了他們,而他們卻屢屢叛逆天主。為了鞏固自己是雅威天主選民的身份,他們不會與當地人為鄰,拒絕與外族通婚,更着重遵守梅瑟法律。

直至今天,逾越節仍是猶太人每年的重要節日。每年的逾越節晚餐,家人共聚吃烤羊、無酵餅、苦菜,家主會帶領家人誦讀出谷紀中有關天主拯救他們祖先出離埃及的敍述。祖先的經驗也成了每人的經驗,天主的拯救不只是幾千年前的陳年歷史,而也是他們的救恩史,他們也成為得救的一份子。就這樣,猶太人把感念天主的救恩一代代地傳承下去,這是他們保持對天主虔敬的原因。

 

我的祈禱:

上主,我們也是祢的選民,祢介入人類的歷史施行拯救。祢深愛祢所創造的人類,絕不會棄之不顧。以色列民的救恩史也是我們的救恩史,天主的救恩藉着耶穌基督達到顛峰,並藉着我們繼往開來。上主,祢的仁慈永遠常存。

讀經:

若蘇厄書 24:1-13
若蘇厄聚集以色列眾支派來到舍根,也召集了以色列的長老、首領、判官和官長、叫他們立在天主面前。若蘇厄對全民眾說:「上主以色列的天主這樣說:從前你們的祖先亞巴郎和納曷爾的父親特辣黑,住在大河那邊,事奉別的神明。我將你們的祖先亞巴郎從大河那邊召來,領他走遍客納罕全地,使他的後裔繁多,賜給了他依撒格。我又將雅各伯和厄撒烏,賜給了依撒格;將色依爾山區賜給了厄撒烏作產業;雅各伯卻和他的兒子下到了埃及。以後,我派了梅瑟和亞郎,在埃及行奇跡,打擊了埃及,然後將你們領了出來。當我領你們的祖先離開埃及來到海邊時,埃及人率領車輛兵馬,追趕你們的祖先直到紅海。當他們呼求上主時,上主便在你們與埃及人之間突降濃霧,使海水流回淹沒了他們。我在埃及所行的,你們都親眼見過。以後,你們在曠野住了很久。當我領你們到了住在約但河東阿摩黎人的地域時,他們曾攻擊過你們,但我將他們交在你們手中,使你們佔領了他們的地方,由你們面前消滅了他們。那時,摩阿布王漆頗爾的兒子巴拉克起來攻擊以色列,並派人叫貝敖爾的兒子巴郎來詛咒你們。但是我不想俯聽巴郎,他反而祝福了你們。這樣,我從他手中救了你們。此後你們渡過約但河,來到耶里哥,耶里哥的居民同你們作戰,以後有阿摩黎人、培黎齊人、客納罕人、赫特人、基爾加士人、希威人和耶步斯人,都同你們作過戰,但我將他們都交在你們手中。我並派黃蜂在你們前,將阿摩黎人的兩個王子,從你們面前趕走,並未用你們的劍,也未用你們的弓。這樣,我把未經你們開墾的地,賜給了你們;把未經你們建築的城,賜給了你們居住;將未經你們種植的葡萄園和橄欖樹林,賜給了你們作食物。」

聖詠136:1-3,16-18,21-22,24感謝頌
01. 請眾感謝上主,因他寬仁,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02. 請眾感謝眾神中的真神,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03. 請眾感謝萬君中的大君,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16. 他率領百姓在曠野繞行,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17. 他嚴懲了最強悍的國君,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18. 他擊殺了極強盛的國君,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21. 他將異民地使選民佔領,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22. 他使己僕以色列人繼承,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24. 他救拔我們脫離了仇人,因為他的仁慈永遠常存。

聖瑪竇福音 19:3-12
那時候,有些法利塞人來到耶穌跟前,試探他說:「許不許人為了任何緣故,休自己的妻子呢?」他回答說:「你們沒有念過,那創造者自起初就造了他們——男和女;且說:『為此,人要離開父親和母親,依附自己的妻子,兩人成為一體』的話嗎?這樣,他們不是兩個,而是一體了。為此,凡天主所結合的,人不可拆散。」他們對他說:「那麼,為什麼梅瑟還吩咐人下休書休妻呢?」耶穌對他們說:「梅瑟為了你們的心硬,才准許你們休妻;但起初並不是這樣。如今我對你們說﹕無論誰休妻﹐除非因為姘居﹐而另娶一個﹐他就是犯奸淫;凡娶被休的,也是犯奸淫。」門徒對他說﹕「人同妻子的關係﹐如果是這樣﹐倒不如不娶的好。」耶穌對他們說:「這話不是人人所能領悟的,只有那些得了恩賜的人,才能領悟。因為有些閹人,從母胎生來就是這樣;有些閹人,是被人閹的;有些閹人,卻是為了天國,而自閹的。能領悟的,就領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