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靈火 早期靈火
靈閱三十
靈修文章 投稿

第十二天

跨越希望的門檻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
楊成斌譯
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
一九九五年一月初版

一向有「驚人的教宗」美譽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一九九四年出版這本《跨越希望的門檻》一書,是教廷歷史上空前的創舉,也成為當年全球新聞爭相報導的出版大事。不只出書空前,其全球英文版稅,也是空前,創下了全球出版史上非文學類版稅的最高價位──六百萬美金。本書是教宗回答義大利著名記者兼作家Vittorio Messori所擬定三十五個題目的親筆手稿。本書的出版,誠如書名《跨越希望的門檻》在這世紀末與新世紀之交,帶給了世人「希望」與「喜樂」。

 

教宗閣下,可否請問:人應如何與耶穌溝通?在祈禱中應如何與耶穌對談?

謝謝您。您問祈禱問題,問教宗怎樣祈禱。這也許從聖保祿「致羅馬人書」談起最適當。這位宗徒單刀直入的進入事情的核心,他說:「聖神扶助我們的軟弱,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如何祈禱才對,而聖神卻親自以無可言語的嘆息,代我們轉求。」(羅八26)

什麼是祈禱?一般認為它是一種對話,在一般對話中總有一個「我」和一個「你」,但在祈禱這作事上是「你」。祈禱的經驗告訴我們,如果認為「我」是比較重要的,那麼事實並非如此,比較重要的是「你」,因為我們的祈禱是由天主主導的。

人是整個萬物的祭司,是在聖神的引導下以萬物的名發言。為進入祈禱的堂奧,應長期默想「致羅馬人書」的這一章節。裡面說:「凡萬物都熱切的等待天主子女的顯揚,因為萬物被屈服在敗壞的狀態之下,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出於使它屈服的那位的決意;但萬物仍懷有希望,脫離敗壞的控制,得享天主子女的光榮自由。因為我們知道,直到如今,一切萬物都一同嘆息,同受產痛;不但是萬物,就是連我們這已蒙受聖神初果的,也在自己心中嘆息,等待著義子期望的實現,即我們肉身的救贖。因為我們得救,還是在於希望。」(羅八19-24)

所以在祈禱中,真正的主角是天主,是基督,為了子女的光榮,祂不停地拯救萬物,帶領它們脫離奴役與腐敗,帶領它們走向自由。主角是聖神,「祂來扶助我們的軟弱。」我們開始祈禱時,以為是我們在主導一切,可是事實上,常是那在我們之內的天主在主導,就像聖保祿所寫的。這種主導使我們回歸本性,也使我們回歸本有的尊嚴。

就像聖經透過許多例子來教導我們,可以也應該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祈禱,「聖詠」 (詩篇) 是無可替代的一部書。我們必須以「不可言喻的嘆息」來祈禱,才能進入聖神自己哀禱的節奏中。我們必須在祈禱中投入贖世主基督的深切哀嚎中,以求得寬恕(參閱希五7) 透過這一切來宣揚天主的榮耀是必須的。

人若要獲致圓滿的祈禱境界,並不是他在祈禱中表達自己的時候,而是他在祈禱中讓天主充分完滿降臨的時候。

上一頁